李太生:我國有信心打贏艾滋病攻堅戰(zhàn)
視頻加載中,如點擊播放沒反應,請稍等幾分鐘再點擊
(如在小程序無法觀看,可在網頁瀏覽器登陸timedoo.com觀看)
來源:騰訊視頻
免責聲明:本視頻僅供參考,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以下是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一個醫(yī)生,謝謝!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艾滋病這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上個世紀80年代,在美國最早報道出一種嚴重的、新的傳染性疾病。因為,病人在診斷之后出現嚴重的發(fā)熱或者是消瘦,以及各種機會性感染,而且半年之內病人死亡。
所以,當時最早報道這個病的美國稱之為嚴重的死亡綜合癥。確實,艾滋病從1981年第一個病例到1996年,前面十幾年期間確實是不治之癥,從感染病毒到臨床6-8年的無癥狀期,最后到發(fā)病期,之后2年病人100%死亡。
所以這個病在上世紀80年代被稱之為超級癌癥,因為腫瘤病人也會死亡,但是沒有傳染性,但是新出現的艾滋病,不光是病人要死亡,而且還有傳染性。
1993年我第一次接觸艾滋病,當時國家公派我去法國學習。說實在話,從1993年一直到1995年年底,我自己在法國做了2年多的醫(yī)生,覺得非常沒有成就感,因為你看到病人從診斷艾滋病半年左右就死一批,接著再來一批。
所以那個時候做醫(yī)生只能給病人安慰,或者治療一些機會性感染,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新傳染病。
當然人類在征服艾滋病的歷程中,從1981年發(fā)生第一個病人,1983年很快就發(fā)現了新疾病的病原,新逆轉錄病毒,也因此獲得了2008年生物醫(yī)學諾貝爾獎。
1984年發(fā)現這個病毒主要的受體叫CD4,換言之證明了這個病毒破壞人類免疫系統、CD4陽性細胞,是導致艾滋病發(fā)病的主要機制。1987年第一個治療艾滋病藥物齊多夫定(疊氮胸苷)已經開始發(fā)明,但即使到1993年我去法國,二聯抗艾滋病病毒治療開始在臨床做實驗,但是仍然沒有效果,病人吃二聯治療之后比原來沒有吃藥多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轉機發(fā)生在1996年,今天稱之為聯合抗病毒治療或者雞尾酒療法,三種藥物合到一起就可以使艾滋病病人能夠活下來。1997年我和我的法國導師在雞尾酒治療的晚期艾滋病病人隊列當中,觀察到了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
換言之,我們從理論上證明了艾滋病晚期或者被破壞的免疫功能,經過抗病毒治療可以完全或者部分恢復,艾滋病病人從長期生存上、理論上打開了新的希望之門。理論是理論,關鍵要看現實的情況。
幸運的是從1996年到現在20多年來,雞尾酒療法的廣泛應用,使艾滋病病人能夠顯著延長壽命,以前我們說感染之后8-10年一定死亡,現在可以活到接近正常人的壽命。我們說如果一個人得了腫瘤,不管是用傳統的化療還是手術,還是免疫治療,平均生存期50%不到,但是如果是胰腺癌生存期更短。
對于艾滋病病人來講,我們從來不拿5年、10年來說,我們都說20年、30年甚至50年。所以說艾滋病已經是一個可以治療的慢性內科病了,而且2011年美國教授做了一個研究,對于艾滋病感染者早期治療可以減少97%的傳染性。
換言之,即使沒有艾滋病疫苗,如果我們發(fā)現感染者給他早期治療,可以大大減少病的傳染性。
事實證明從2010年到現在,艾滋病增長的速度已經下降了36%,死亡率也下降了33%。雖然說艾滋病已經使3000多萬人死亡,但是全世界存活的3000萬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70%正在接受有效的又可以減少傳染性的抗病毒治療,當然我們的目標是達到90%以上,仍然需要努力。
那么艾滋病能否治愈呢?回答是Yes,到目前為止,我們有兩個病人完全治愈。一個是10年前的柏林病人,一個是今年剛剛報道的倫敦病人,當然這兩個病人都是非常特殊的案例,他們得了艾滋病,又得了血液病,所以說需要給予他們艾滋病治療基礎上的干細胞療法。
而這個干細胞同時又要給予他們對特殊的、對艾滋病病毒有抵抗的CCR5 32缺失的東西,這樣才可以使他們能夠治愈,這種案例是非常難以復制的,但是最起碼給予我們人類攻克艾滋病帶來了新的希望。
我自己個人覺得不管怎么說,艾滋病吃藥已經可以長期存活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認識上的誤區(qū)。很多老百姓、甚至醫(yī)生都仍然認為艾滋病是超級腫瘤,艾滋病仍然是不可治的疾病,談艾滋病色變,尤其是認為艾滋病傳播傳染途徑是和病人一起吃飯、呼吸道等進行傳播,這個是錯誤的,真相是艾滋病只有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沒有保護的高危性行為、母嬰、血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的途徑。
雖然我和我們團隊曾經在艾滋病病人淚液中發(fā)現了RNA,但是并不意味著淚液接觸可以傳染艾滋病。
剛才講的是整個38年世界抗艾的歷史,現在我們回來講講中國在過去30多年是如何走過來的。
1985年,世界上發(fā)現艾滋病的第四年,北京協和醫(yī)院報道了中國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之后一直到1993年,也就是我去法國學習的那一年,中國累計艾滋病報道才1000多例,所以非常之幸運,但是不幸的是從1998年開始,中國的HIV感染率開始快速增長,而且在2001年,中國沒有免費治療的藥物,當時艾滋病確實造成社會很大的恐慌。
到2018年,中國感染者估計有125萬,新報告的有8萬左右,但是不管怎么說,我們總體感染率是萬分之九,所以是低流行區(qū)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性途徑感染,包括男男同性戀,以及異性戀,已經占到HIV新報告人群的97%,所以說急需宣傳艾滋病的科普知識。
中國一向非常重視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從這個示意圖上可以看到我們在過去20年中,從1985年發(fā)現第一個病人到1995年第一部國家標準出現,尤其是2003年國家免費治療政策的實施,對遏制我國艾滋病的蔓延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們國家在艾滋病免費治療藥物方面增加了更多腫瘤的藥物,包括我們在2016年提出來對所有的感染者都要治療,不光是找治療病人,同時也減少傳染。
在過去10個年過程中,艾滋病在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種種困難,包括最早在2003、2004年藥物的毒副作用問題,以及到2008年之后長期治療的療效問題,以及2010年之后的并發(fā)癥問題,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們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防治方案。我們擴大檢測,我們的檢測人群近5年增加了100%,由1億增長到2個億的人數,這樣能夠使更多的感染者能夠被早期發(fā)現。
我們對艾滋病從國外拿過來用的仿制藥,在中國人群身上通過嚴格的科學研究,研制出適合中國人具體身體情況新的組合方案、新的劑量以及新的適應癥。
艾滋病近10年來國際上已經發(fā)現,它的死亡原因不光是艾滋病本身引起所謂的機會性感染,更多的是由于艾滋病引起或者是艾滋病長期治療之后,慢性炎癥狀態(tài)造成了心臟、腦子以及肝臟的并發(fā)癥。
我們中國團隊在這些方面,不光是做出了中國人自己的流行病學特點,同時我們也做了很多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
比如說,為什么艾滋病病人容易出現癡呆綜合癥、腦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它的機制是什么?我們中國團隊也給出了科學的回答,在此基礎上,我們去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來艾滋病全病程管理或者叫綜合管理的新理念。
這個理念就是把艾滋病的宣傳、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預,以及對于早期診斷,以及診斷之后的個體化治療,并發(fā)癥的治療以及長期治療進行了總結。并且,把這些方案寫入了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尤其是2018版的診療指南,我們今年和全國的專家在中國進行了12場巡回演講,讓我們的指南不光落在紙上,要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讓我們的臨床醫(yī)生都用新的指南來提高我們的治療水平。
所以,非常高興的是,我們中國臨床醫(yī)生我們做的艾滋病的研究和中國防治隊伍做的艾滋病研究,得到了國際國內的高度評價。認為我們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好的抗艾成績。
10多年來中國艾滋病的病死率下降了86%,2003年100個艾滋病病人一年死22.8個,到2014年下降到3.1%,2017年的數字更低。所以說,我們在中國,我們在5年前也早就提出來了,中國即使用免費藥治療的國產方案,也達到讓艾滋病病人向高血壓、糖尿病這樣的內科病長期存活。
最后,我想介紹一下,如何攻克艾滋—最后的攻堅戰(zhàn)。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UNAIDS提出來3個90%的計劃。也就是希望在2030年我們能夠終結艾滋,這里面的核心點要發(fā)現更多的感染者給予他更有效的治療。
我們中國人應該怎么做?我個人覺得除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相關措施之外,中國應該進行大規(guī)模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促進基礎研究向臨床成果的轉化,要促進政策方面的進一步改進。
我們中國到現在為止,艾滋病一類化學性藥物中國研發(fā)的只有一個艾博衛(wèi)泰,剩下的都是以仿制藥為主。
對于艾滋病目前科學上的難題無法治愈,除了并發(fā)癥,還有一個免疫重建障礙。換言之,25%-30%的人治療之后病毒控制,CD4漲不上來。原因一方面是胸腺功能受限,另一方面是慢性炎癥導致CD4漲不上來。
對于慢性炎癥如何控制、如何減少?炎癥是國際上一個新挑戰(zhàn)、新研究熱點,10年之前國際上已經開始嘗試用一些老藥,比如說氯喹、羥氯喹、他汀類等等來嘗試治療慢性炎癥,但是到目前為止都失敗了。
所以說我們的團隊也開始在10年前用中藥雷公藤開始做嘗試。最近4年多我們又和上海制藥總廠把雷公藤里面的有效成份羥基化變成一類化學性藥物,進行臨床實驗,有望在今年啟動第一例病人入組,因為國家已經批準了這個實驗。
所以說,最后我想在艾滋病的管理方面,應該建立艾滋病整治的全新模式,這個模式有疾控、傳染病??漆t(yī)院、綜合醫(yī)院三位一體,針對艾滋病既有傳染性,但是治療之后沒有傳染病出現并發(fā)癥的慢性內科疾病,進行科學防治。
我相信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有這個信心能夠做這些事情,因為我們在過去10年國家十一五、十二五以及正在進行的十三五重大科技傳染病防止研究,以及重大新藥研究,正是基于這樣的前沿問題來進行探索。
我們希望在今后不遠的將來,能夠在國家重大專項支持下,針對艾滋病包括艾滋病的特殊人群,合并丙肝等等給出新的治療措施,我們也希望中國的科學家針對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慢性炎癥免疫激活等等,給出我們新的中國方案,使中國艾滋病病人的治療成功率領先世界,更希望我們這些中國方案能夠走到世界上,引領世界。
最后,感謝過去20年來參加研究的所有團隊,包括北京協和醫(yī)院感染科的各位醫(yī)生,全國參加艾滋病研究的團隊,包括這次準備幻燈片的好多朋友和同志,我更希望感謝的是國家,沒有國家從2005年、2006年開始的支持,尤其是2008年開始重大專項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結果。
最后,感謝全國艾滋病防治的所有醫(yī)務工作者,謝謝!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