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避孕藥有望實現可逆性不育-肽度TIMEDOO精子移動能力對男性生育有著重要作用。

本報訊 一種新型避孕藥有希望了。一種能使精子無法移動的化合物在小鼠身上試驗成功,顯示了作為一種可逆避孕方式的前景。相關論文5月23日發(fā)表于《科學》。

男性的避孕選擇通常僅限于使用避孕套或結扎輸精管。“我們確實需要有更多選擇?!泵绹惱蔗t(yī)學院的Martin Matzuk說。

現在,他和同事已經確定了一個潛在的新靶點—— 一種由STK33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后者在小鼠和男性睪丸中含量很高。

“在缺乏STK33蛋白的情況下,小鼠和男性精子將有異常的尾部,從而導致精子運動缺陷?!盡atzuk說。研究還表明,缺乏或攜帶有突變的STK33基因會使小鼠和男性因精子畸形而無法生育。

為了確定一種可以結合并抑制STK33蛋白活性的化合物,研究小組梳理了數十億種化學物質,以尋找合適的分子。最終,他們找到了一種名為CDD-2807的候選化合物。

接下來,研究小組給6只雄性小鼠注射了CDD-2807,每天兩次,持續(xù)21天;給另外7只雄性小鼠每天注射一次CDD-2807,同樣持續(xù)21天。3周后,他們將所有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放在一起,同時繼續(xù)進行大約40天的治療。

40天后,兩組中只有一只雄鼠使雌鼠懷孕,并產下1只幼崽,而小鼠一窩通常會有6只幼崽,這表明治療降低了小鼠的生育能力,并且無副作用記錄。而停止治療3周后,研究人員發(fā)現,小鼠的不育情況得到了逆轉,能夠繼續(xù)正常繁殖。

目前,Matzuk希望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這種避孕方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Jochen Buck表示,這篇論文“非??煽俊?,但一種名為NES/T的未經批準的凝膠,含有合成孕酮和睪酮,可能在人體內比靶向STK33的作用更快。他說,靶向一種與精子產生有關的視黃酸受體α蛋白的避孕藥可能也起到這種作用。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l2688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