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物所等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復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團隊與山東大學教授孫金鵬團隊、浙江大學教授張巖團隊等首次解析了糖皮質激素與其膜受體GPR97和Go蛋白復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這也是國際上首次解析的黏附類GPCR與配體和G蛋白復合物的高分辨率結構。相關研究成果以Structures of glucocorticoid-bound adhesion receptor GPR97-Go complex為題,于2021年1月6日在線發(fā)表在Nature上。
黏附類G蛋白偶聯(lián)受體(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GPCRs)是GPCR超家族成員之一,在生物體一些重要的生理過程中發(fā)揮關鍵分子開關的作用,如腦的發(fā)育、水鹽調節(jié)、炎癥以及細胞命運決定等。與GPCR超家族其他成員相比,aGPCRs除了具有經典的7次跨膜核心(7TM)外,還具有較長的胞外區(qū)域,組成了擁有不同功能的結構域。目前普遍認為aGPCRs可被結合胞外的基質蛋白或可溶性小分子激活,然而,學界尚不清楚小分子配體是否可以直接結合7TM并激活受體。
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的發(fā)育、生長、代謝及免疫等功能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jié)激素和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劑之一。經典理論認為,糖皮質激素通過與糖皮質激素核受體結合,并穿過核孔,在細胞核內發(fā)揮調控相關基因表達的作用。該作用方式通常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被稱為基因組機制。徐華強課題組分別在2002年和2014年解析了糖皮質激素核受體與地塞米松(Cell, 110: 93-105)和內源性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Cell Research, 24: 713–726)的晶體結構,揭示了糖皮質激素識別與功能調控其核受體的機制,推動了糖皮質激素受體靶向藥物的開發(fā)。此外,糖皮質激素被發(fā)現(xiàn)能夠快速引起細胞和機體的變化,這提示生物體內可能存在糖皮質激素的膜受體,其能夠介導糖皮質激素的快速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糖皮質激素的快速反應與G蛋白有密切關系,Gi的抑制劑PTX能夠抑制糖皮質激素的快速作用,并據此推測GPCR是糖皮質激素的潛在膜受體。孫金鵬和山東大學教授易凡團隊等對GPR97進行了受體生理學和內源性配體發(fā)現(xiàn)等工作,發(fā)現(xiàn)包括糖皮質激素類的氫化可的松、可的松以及11-脫氧皮質醇等在內的內源性類固醇激素均能夠激活GPR97,其中,地塞米松具有更強的GPR97激活能力,并最終確認Go是GPR97激活后偶聯(lián)的G蛋白通路。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合作團隊采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分別對外源配體倍氯米松(BCM)以及內源性配體氫化可的松(cortisol)激活GPR97后形成的復合物進行了結構解析,最終分別獲得了兩個配體激活態(tài)的GPR97受體與Go蛋白的復合物結構,分辨率分別為3.1埃和2.9埃(圖1a和1b)。
與其他GPCR亞家族成員相比,GPR97的7TM呈現(xiàn)獨特的空間分布,其螺旋展現(xiàn)出與其他受體不同的長度。根據傳統(tǒng)理論,aGPCR特有的胞外GAIN結構域和7TM在激活GPCR的過程中作為整體發(fā)揮其核心功能,然而,研究人員在結構中首次發(fā)現(xiàn)糖皮質激素結合在GPR97 7TM核心中的一個橢圓形正構結合口袋(圖1c);此外,GPR97還展現(xiàn)出不同于其他A類GPCR成員的獨特激活機制。GPR97序列中不含有保守的PIF、DRY和NPxxY等motif,其首先通過toggle switch W6.53識別配體并被激活。激活的受體借助首次發(fā)現(xiàn)的upper Quaternary core(UQC)將受體TM3-TM5-TM6捆綁在一起,繼而通過HLY motif介導與Go蛋白的結合。受體7TM組成較大的胞內側G蛋白結合口袋,3個胞內環(huán)均參與受體與G蛋白的相互作用,胞內環(huán)與受體的組成性激活密切相關;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還首次闡述了G蛋白的棕櫚酰化修飾在其偶聯(lián)GPCR中的關鍵作用。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Gαo的α5螺旋C351位點被棕櫚?;揎棧▓D2),并進一步驗證了該修飾在Go與GPR97的偶聯(lián)中的獨特作用。
綜上,合作團隊首次發(fā)現(xiàn)了糖皮質激素的高親和力膜受體,并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黏附類GPCR家族中GPR97在糖皮質激素的激活作用下與Go蛋白復合物的結構,從而在近原子分辨率上揭示了糖皮質激素識別并激活膜GPR97,以及受體偶聯(lián)Go蛋白的分子機制。該成果將對糖皮質激素膜受體功能研究和黏附類GPCR的激活機制理解發(fā)揮重要的示范及推動作用。
上海藥物所為該研究的第一完成單位。上海藥物所與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平玉奇,浙江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博士后毛春友,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副教授肖鵬、碩士研究生趙儒嘉,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軼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孫金鵬、張巖、徐華強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易凡和山東大學教授于曉為論文的共同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單位的支持。
圖1.GPR97的冷凍電鏡結構
圖2.Go棕櫚酰化修飾
來源:中科院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