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團隊最新成果豐富酵母基因表達,提升產物合成效率
4月30日,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明濤教授課題組對釀酒酵母中的未折疊蛋白響應元件(UPRE)進行了改造,并應用于基因表達的動態(tài)調控。該成果以“Tailored UPRE2 variants for dynamic gene regulation in yeast”為題,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上。
釀酒酵母在生物制造領域被廣泛應用,利用代謝工程手段可以優(yōu)化其生產性能,實現(xiàn)代謝流向目標產物的有效導向。與剛性增加或減少代謝途徑中關鍵基因表達水平的傳統(tǒng)方法相比,通過響應細胞內外變化進行基因的動態(tài)調控,能更有效地協(xié)調產物合成與細胞狀態(tài),從而提高產物合成的效率。釀酒酵母中天然存在的響應通路(如,未折疊蛋白響應,UPR),可以感知并應對胞內外的環(huán)境變化。
然而,酵母中天然的響應元件在數量和調控靈敏度上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為解決該需求,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為酵母基因表達設計了豐富的動態(tài)響應調控元件工具,通過構建一個UPRE2突變庫,并以色蛋白和熒光蛋白融合的報告分子為工具,成功篩選出了性能更優(yōu)的UPRE2突變體。這些突變體在相關環(huán)境變化響應的靈敏度和動態(tài)調控基因表達強度方面,表現(xiàn)優(yōu)于野生型UPRE2。
團隊通過對突變體的深入分析,首次發(fā)現(xiàn)高活性突變體UPRE2m與Hac1之間具有更強的結合親和力,進一步擴展了對未折疊蛋白響應機制的理解。這些UPRE2突變體具有即插即用特性,可與多種啟動子組合。該類元件在應用于關鍵基因的表達調控時,顯著提升了目標產物的產量。
華南理工大學為該成果唯一署名單位。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肖楚凡、博士后劉秀妨為共同第一作者,黃明濤教授為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綠色生物制造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等資助。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